头条推荐

江苏理工学院2024年人才招聘简章(上半年)

温州商学院2024年高层次人才招聘公告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024年高层次人才招聘公告

·齐鲁理工学院2024年诚聘海内外英才

齐鲁医药学院2024年诚聘海内外高层次人才

新疆财经大学2024年高层次人才引进

位置:首页 > 高校招聘 >

广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2017年9月面向海内外招聘高层次人才公告

时间:2017-09-29来源:中国研究生招聘网
广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的前身为成立于1983年的原广州大学建筑工程系和1986年的华南建设学院(西院)土木与环境工程系。2000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华南建设学院(西院)和原广州大学合并入新组建的广州大学,土木类的专业经过整合后组建成立土木工程学院。学院现设有建筑工程系、交通土建工程系、地下建筑工程系、建筑设备工程系、市政工程系、工程力学系6个系及实验室,设有工程材料研究所等8个科研机构。全院现有教职工150余人,教师114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正高职称45人,副高职称60人,博士学位教师97人,博士、硕士生导师70余人,国家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顾问、委员5人。学院聘请了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任客座教授共50余人。
学院现设有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和交通工程4个本科专业,土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博士点和硕士点(含6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和硕士点:岩土工程、结构工程、市政工程、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和工程力学二级学科硕士点1个,并拥有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点。在校本科生2000余人、硕士研究生558余人、博士研究生35人。我院土木工程一级学科在2013年全国学科排名中并列第11名。
目前,全院师生正同心同德、继往开来,为实现跻身于国内土木工程学院先进行列的目标而努力奋斗。现面向海内外诚招高层次人才:
一、基本条件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风范和团队协作精神;
2.工作积极主动、责任心强,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良好的专业素养;
3.身体健康,符合具体工作岗位要求。
二、招聘岗位和条件
1.领军人才:包括院士、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长期)、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等,能全职胜任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主任一职,年龄不限。
2.学术带头人:在学院各专业研究领域具有突出的学术地位和较大影响力,并具有持续发展潜力、在海内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担任正高职务的学者,年龄不超过50周岁。
3.青年杰出人才(包括A类和B类):需具备在海内外一流大学学习或教学科研工作的学术经历,且在顶尖学术刊物上发表专业学术论文或获得公认的科研成果等基本条件,发展潜力大,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A类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项目获得者、国家“千人计划”青年人才、“国家特支计划”青年拔尖人才、“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或其学术水平已达到以上获得者学术水平的人才。B类具有突出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通过若干年培养能够达到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的水平。
4.优秀青年博士或博士后。在国际知名期刊上发表SCI论文(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不少于3篇,具有较强的独立学术研究和实验操作能力,具有取得重要科研成果或成为高层次人才的潜力。年龄一般不超过35周岁。
三、招聘专业领域
 
专业(系) 专业(系)简介 招聘领域(人数)
土木工程 建筑工程系 建筑结构工程系是由原华南建设学院(西院)(创办于1984年)土木工程系的结构工程教研室和原广州大学建筑结构工程系(成立于1983年)于2000年合并而成。该系目前有教师28人,其中教授10人(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副教授12人,讲师6人。该系拥有广东省模块化建筑产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复杂钢结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钢结构系列课程教学团队,3门广东省精品资源共享课(混凝土结构、高层与抗震、组合与大跨度钢结构)。该系下设钢结构、混凝土结构、高层与抗震三个教学课程组。该系教师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9项,省基金5项等,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三项,省部级科研获奖20余项。 1、混凝土结构本构关系、混凝土结构非线性分析,5人;
2、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非线性分析,1人;
3、钢管混凝土组合结构非线性分析,1人;
4、高层、超高层混凝土结构与抗震,1人;
5、钢结构稳定、非线性分析、高等分析,1人;
6、大跨度钢结构非线性稳定分析,1人。
道路与桥梁工程系
——
桥梁与隧道工程
桥梁与隧道工程学科是广东省重点扶持学科,学科实验室与研究基地为道桥与交通工程实验室、广州大学路顺道桥检测中心。本学科以土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广东省重点学科土木工程为学术支撑,以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桥梁工程”为建设载体。学科团队由13人组成,包括教授2人,副教授5人,讲师3人,实验师3人。团队始终坚持“创一流学科,育一流人才”的指导思想,在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上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
科研获奖:先后分别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
教学获奖: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广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广州市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广州大学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
科研、教学业绩: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项,广东省自然基金5项,建设部、省建设部项目各1项,广州市教育局、建委项目5项,桥梁横向科研项目50余项,广东省教研项目3项、广州市教研项目2项,公开发表SCI、EI等高水平论文近30篇。
1、新型桥梁结构设计计算理论研究;
2、既有桥梁结构性能评估与健康诊断方法研究;
3、桥梁结构抗震性能及振动控制研究。
道路与桥梁工程系
——
道路与铁道工程
道路与铁道工程专业面向交通建设培养人才。在省、市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我系明确了立足广州、面向珠三角、辐射全国、服务社会的教学、科研指导思想。道路与铁道工程是本校最早兴办的专业研究方向之一,道桥专业1987年开始招生,1991年招收第一届本科生。经过二十多年的学科建设,道路与铁道工程研究方向的教学科研水平和学科建设有较大提高,现为国家特色专业土木工程专业的二级学科、广东省重点扶持学科,骨干课程“路基路面工程”为广州市重点课程、广东省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学科团队由9人组成,包括教授1人,副教授2人,讲师3人,实验师3人。学科团队设有道路与交通实验室,实验用房总面积约1398平方米,仪器设备1069件。实验室现有UTM、FWD、多功能路面检测车、探地雷达、Cooper试验机、沥青发泡机、沥青乳化设备等科研设备,具备良好的科研试验条件。
按照产、学、研相结合的模式,团队教师积极开展科研工作,紧密联系广东省、广州市交通建设的实际。近5年,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部、省、市级纵向科研项目10余项,横向科研项目20余项,到位总经费达2000多万元。获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广西科技进步奖、广州科技进步奖多项。团队公开发表SCI、EI等高水平论文近40篇。
1、路面材料结构理论与改性技术;
2、路面材料三维仿真与虚拟力学分析;
3、先进路面绿色养护技术及施工管理;
4、环保型路面材料及技术。
地下建筑工程系 广州大学地下建筑工程系为土木工程学院下设从事岩土工程与地下结构方面的教学、科研基层单位,本系汇集了土木工程传统的优势学科,由地下建筑工程、岩土工程和地质工程、测绘工程组成,是广州大学发展前景好、实用性强、专业特色鲜明的学科之一,承担了土木工程、程管理工等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教学工作。
本系下设地下工程、工程地质、施工、测量等4个教研室及岩土工程与地下工程实验室。本系现有教职工26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8人,博士导师4人,硕士导师13人。设有1个本科专业、1个硕士点,所属专业土木工程专业为全国土木工程特色专业、广东省名牌专业。现有校重点学科1个,重点课程3门。
地下建筑工程系通过近年来的不断建设,目前已在教学、科研、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突出成绩。专业教师积极从事科研工作,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余项,省(部)级科研项目40余项,科研经费近2000万元,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出版教材论著30余部。本系十分重视产学研结合和科研成果转化,近年来承担了大量的实践性很强的科研项目,教师们在工程中倾注了大量的智慧和心血,近年共获得十余项市级以上科技奖励。
1、地下工程;
2、岩土工程。
工程力学系 广州大学工程力学系为广州大学最早成立的院系之一,可以追溯到1984年建立的华南建设学院西院的工程力学教研室。自2005年成立广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工程力学系至今,一直承担广州大学力学平台课程的教学任务。工程力学系科学研究坚持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重的方针,围绕力学与工程领域展开研究,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工程结构隔震减震控制、装配式建筑工业化、随机振动分析、纳米力学、智能优化算法及其工程应用、生物力学仿真研究等。近年来,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2项、市局级科研项目5项;发表各级科研论文110余篇,其中SCI检索24篇、EI检索42篇、ISTP检索12篇;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9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 1、固体力学;
2、工程力学;
3、力学(理科)。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为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和广东省重点专业,并作为广州大学首批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专业,其实践基地被评为国家级实践教育基地,建有广东省建筑节能与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
对应的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学科建有硕士点、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2014年被评为广东省攀峰类重点学科,2015年被评为广东省高水平建设学科。现有教学科研人员26人,其中教授8人,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生导师9人。
1、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2、建筑技术(建筑热物理、热环境);
3、工程热物理;
4、热能与动力工程;
5、化学工程、能源工程、建筑材料等相关研究方向。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广州大学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是广东省唯一的国家特色专业、省名牌专业,是省第一个获得市政工程硕士点专业;全国首批通过国际工程教育认证专业(国际工程联盟华盛顿协议),第12个通过住建部专业评估专业。现拥有硕、博士授予点及博士后流动站,“珠江三角洲水质安全与保护实验室”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学科以省重点扶持学科、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校外示范基地及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为基础,紧密结合广东地区经济建设发展中流域水污染的热点、难点问题,以珠江水系水源保护、水质安全、水环境污染控制为目标,在给水处理工艺理论与技术、污水处理工艺理论与技术、工业废水处理工艺技术、建筑给水排水新技术、给排水工程系统及其优化和城镇固体废弃物处理理论与技术等研究领域取得了突破性的研究成果。在城市污水和典型行业污废水脱氮除磷工艺、水源微污染控制、饮用水深度处理、高浓度难降解的有机废水处理等方面提出了一些新的解决思路和技术理论,为广东地区水质安全及水污染控制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1、水处理理论与技术;
2、城市水资源与水生态环境;
3、给水排水系统及优化;
4、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
5、垃圾渗滤液处理;
6、分子微生物及环境化学。
交通运输工程
(道路与桥梁工程系)
1专业简介
交通工程专业是伴随着交通问题的发生而产生,随着交通问题的日益严重而不断发展。交通工程以解决交通问题为己任,从交通规划开始,到交通设计,到交通运营评价,再到交通管理与控制,力图从表、里两方面保障交通大动脉的畅通。如果把一个交通基础设施项目比作一条鱼的话,那么交通工程专业从事的工作就是位于“鱼头”和“鱼尾”的部分,“鱼头”可以简单归纳为交通规划工作,“鱼尾”可以简单归纳为交通管理和交通评价工作。一个新的交通设施能否充分发挥其功能,交通工程专业将会在其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交通问题极其复杂,这是大家的共识,解决交通问题必须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因此,交通工程专业要培养具备深厚的专业基础、扎实的数学功底,熟练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较高的外语水平,熟悉技术经济相关知识,熟悉GIS、仿真等先进技术,具有较强动手能力的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交通工程专业工程师。
目前,交通工程专业在土木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下招收硕士学位研究生,学生毕业后可保送或考取国内外知名大学的硕士。
2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具备交通运输系统分析与规划、交通设计、交通系统智能化控制与管理和交通安全等方面专业知识及能力,具备较扎实理论知识和较强动手能力,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能够从事本领域的规划、设计、管理与运营的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
3学生就业方向
本科生就业方向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学生选择继续升学,考取研究生,目前已有很多学生考取了诸如香港大学、同济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长安大学、北京工业大学、上海理工大学、深圳大学、广州大学等高校的研究生;另一类学生选择参加工作,主要就业去向为国家与省、市发展计划部门、交通规划与设计部门、交通管理部门及交通工程设施施工或监理企业,主要的工作岗位为从事交通运输系统规划、道路与交通工程设施设计、交通管理与控制、交通控制系统开发、交通安全管理、施工管理和运营管理等。
4办学实力
交通工程专业目前有专业教师12名,教授2名,副教授4名,讲师6名,具有博士学位教师9名。教师队伍结构合理,具有较强的发展潜力。2003年,广州大学开始开设交通工程专业,隶属土木工程学院,经过10多年的发展和积淀,本专业已经具备较高的教学和科研实力,2015年获批广东省高等学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本专业建有“交通仿真实验室”、“智能交通实验室”、“交通检测实验室”等三个实验室,拥有一批国内外领先的教学和科研设备,并具有一系列交通仿真和交通规划软件。
2014年与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共同建设本科生实习实践基地,2016年与广州优路加信息科技科技有限公司签订实习基地建设协议,使本科生能够深入国内领先的规划设计单位从事专业实习。
交通工程专业注重本科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本科生先后获得多项国际、国家和省级奖项,并申请专利。
1、智能交通系统/模拟/交通流模型;
2、交通分析与规划/交通规划与政策;
3、交通安全;
4、运输经济学。
 
四、学校和学院提供的工作条件
1.学校可为符合条件的入选者提供教授、副教授或讲师岗位,可为符合条件的入选者认定博士生导师或硕士生导师资格,优先安排博士生、硕士生招生名额,提供博士后和专职科研人员配额指标。
2.对领军人才、学科带头人和青年杰出人才(A类)可以团队方式引进,团队成员需达到学校“百人计划”或讲师聘用条件。
3.学校可为符合条件的入选者提供科研启动经费和科研平台。启动经费和平台建设经费按照学校相关财务管理规定进行预算和使用,优先安排所需要的办公场所、设备、实验场地和设施。
4.学校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和优厚的住房补贴。对学校引进的“百人计划”人才的配偶,在报到后两年内处于待业期间,提供不超过两年的生活补贴,协助解决落户广州市户口以及子女入学等问题。引进人才的具体薪酬面议。
五、报名时间
本招聘信息常年有效,应聘者可随时申报。学校和学院每个月将根据人才引进相关程序进行评审,并通知审议结果。
六、所需申报材料
1.个人学术简历;
2.主要学术和技术创新成就证明材料;
3.学历、学位和职称聘书扫描件;
4.主持和参与的科研项目名称、获奖情况证明材料;
七、招聘联系方式
联系人:
土木工程学院办公室:李梅红Email:472946829@qq.com,邮件标题注明:应聘某某岗位+本人姓名+中国研究生招聘网
电话:13760824106
土木工程专业(建筑工程系):刘坚Email:787196372@qq.com
电话:17727611771
QQ:787196372
土木工程专业(道路与桥梁工程系):蔡旭Email:cx_caixu@163.com
电话:13826076967
土木工程专业(地下建筑工程系):袁杰Email:yuanjie86508@163.com
电话:18126821771
土木工程专业(工程力学系):梁颖晶Email:liangyingjing@126.com
电话:13660767801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吴会军Email:22995942@qq.com
电话:020-39366655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荣宏伟Email:13570706055@139.com
电话:18126821855
通讯地址:广州市番禺区广州大学城外环西路230号广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邮编:510006
学校网址:http://www.gzhu.edu.cn
学院网址:http://tm.gzhu.edu.cn/
来源:
http://tm.gzhu.edu.cn/info/1070/3169.htm

(责任编辑:meibing)

更多信息,请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博士研究生招聘网官方微信(微信号:job100zp)与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