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航空航天学院2025年招收博士后启事
一、学院简介
厦门大学航空航天学院于
二、岗位需求
厦门大学航空航天学院2025年博士后招收计划 |
||||
流动站 |
合作导师 |
招收人数 |
研究方向 |
合作导师邮箱 |
仪器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 |
尤延铖 |
2 |
弯曲爆震发动机、弯曲乘波飞行器 |
|
仪器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 |
黄玥 |
2 |
变循环发动机性能及流动光学测量、冲压发动机燃烧传热技术 |
|
仪器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 |
曾念寅 |
2 |
智能系统与计算 |
|
仪器科学与技术 |
王奕首 |
2 |
发动机健康:结构健康监测、机器学习、数字孪生 |
wangys@xmu.edu.cn |
控制科学与工程 |
洪文兴 |
2 |
无人机与低空遥感技术、推荐系统、大规模文本分析、金融科技、产业系统工程 |
|
仪器科学与技术 |
薛晨阳 |
3 |
空天超高温热力学传感器件及测试系统 |
xuechenyang@xmu.edu.cn |
仪器科学与技术 |
陈桂鹏 |
3 |
电力电子技术 |
|
仪器科学与技术 |
王振忠 |
1 |
光学制造、超精密加工装备及工艺 |
|
仪器科学与技术 |
肖望强 |
2 |
机械动力学 |
|
仪器科学与技术 |
闫成 |
2 |
航空发动机结构强度、结构拓扑优化、多学科设计优化、智能优化算法等 |
|
仪器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 |
张保强 |
2 |
不确定性量化、数值仿真计算、结构动力学、模型验证与确认 |
bqzhang@xmu.edu.cn |
仪器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 |
李卫彬 |
3 |
信号分析与处理、光伏器件表征、人工智能、电池热管理等 |
|
控制科学与工程 |
朱剑锋 |
1 |
电推进、飞发一体化 |
|
仪器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 |
陈荣钱 |
2 |
飞行器气动设计及优化、直升机空气动力学、计算流体力学、智能流体力学 |
|
控制科学与工程 |
朱呈祥 |
2 |
空气动力学 |
|
控制科学与工程 |
刘利军 |
1 |
航空发动机智能控制 |
|
仪器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 |
何良宗 |
3 |
新能源系统的电能变换、无线传输、智能调控及传感 |
|
仪器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 |
兰维瑶 |
2 |
智能系统与优化 |
三、基本条件
1.身心健康,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学风;
2.年龄一般不超过35周岁;符合国家政策的,可予以适当放宽;
3.已获得或即将获得博士学位,获得博士学位一般不超过3年;
4.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及创新研究潜力,对科研事业怀有高度热情;
5.符合流动站制定的其他招收条件。
四、支持措施
1.薪酬及福利:提供具有竞争力的校发工资、社会保险及公积金,另可按政策叠加享受国家、省市项目资助或人才补贴;
2.住房保障:可申请校内博士后公寓,未入住公寓的按月发放租房补贴;
3.子女就学:享受幼儿园至初中优质教育服务;
4.国际交流:支持博士后出国(境)开展学术交流、合作研究;
5.发展路径:在站期间可应聘教职、申报南强青年拔尖人才等各类人才项目;
6.其他待遇:享受教职工年度医疗体检、工会福利等。
五、申请流程
1.面向全球公开招收,招收信息常年有效;
2.有意向的申请人请先联系今年有招收计划的合作导师,与合作导师达成初步意向;
3.联系流动站博士后秘书提交申请材料,主要包括进站申请表、学术考核表、学历和身份证明等材料,邮件标题统一为“应聘博士后-航空航天学院-[您的姓名]”。
4.学校审批、国家备案;
5.报到入职。
厦门大学博士后网址:https://postdoctor.xmu.edu.cn/
博士后申请流程:https://postdoctor.xmu.edu.cn/bszn/jz.htm
六、联系方式
1.流动站联系方式
联系人:
电话:+86-592-2187774
邮箱:liuyun@xmu.edu.cn
2.学校博士后管理办公室联系方式
电话:+86-592-2187039
邮箱:bsh@xmu.edu.cn
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变更请以原发布者为准。
来源链接:
https://aerospace.xmu.edu.cn/info/2773/59044.htm
(责任编辑:shenqian)
更多信息,请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博士研究生招聘网官方微信(微信号:job100zp)与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