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工业大学力学系2025年诚招博士后、专任教师及优秀人才
北京工业大学力学系始创于1960年。2003年获得工
一、拟聘研究方向
01集成电路封装中的关键力学问题研究方向
·封装材料测试与表征方向:主要从事针对集成电路封装材料和结构的力学和热学性能测试表征技术、封装材料本构模型开发方面的研究;
·封装工艺仿真与优化方向:主要针对集成电路制造和封装中的工艺仿真和优化问题开展研究;
·封装模块失效物理与可靠性方向:主要面向各类芯片、器件或模组发展相应的可靠性评估方法和失效预测模型。
02流体力学相关研究方向
·微纳尺度流动方向:主要开展微尺度多相界面流动和微液滴动力学方面的研究;
·流动减阻方向,主要开展飞行器在空中和水上航行时的流动机理及结构减阻方面的研究;
·微纳米材料制备方向,主要开展具有多功能性的纳米团簇材料制备及肿瘤细胞成像检测方面的研究。
03工程力学相关方向
·软物质力学仿真与结构优化:主要开展凝胶等软材料的力、电、化学耦合有限元和实验分析;
·空天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分析与设计:主要开展用于航空航天相关复合材料的力学结构设计与优化;
·特种加工条件的材料力学分析:主要开展3D打印或高温、高压等工艺下材料力学性能分析。
04航天器动力学,轨道设计与优化,航天器制导导航与控制研究方向
·航天器动力学与轨道优化:主要开展深空探测器轨道动力学,编队或星座设计,智能优化方法等方面研究;
·航天器制导导航与控制:主要开展航天器自主导航方法,姿态控制等方面。
05机械系统动力学研究方向
·开展折叠舵翼结构动力学建模、非光滑系统动力学及气动流固耦合方向研究。
06智能减振、智能机械臂控制方向
·开展低频宽频智能减振以及仿人机械臂抓取重物稳定性方面的研究。
07结构一体化设计研究方向
·跨尺度功能/性能材料-结构一体化设计与制造方法方向:开展面向高性能轻量化构件的减振、防热、承载等一体化设计制造研究;
·面向增材制造的复合材料结构设计制造一体化方向:开展面向增材制造技术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结构设计、路径规划及工艺开发;
·数据驱动的结构优化设计研究及应用:开展面向典型工业应用场景下的智能化设计与软件的自主开发等相关研究。
二、任职要求
01博士后研究员
原则上应为
02专任教师
博士学位学科为力学(0801)、或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0825),具有博士后经历者优先,具有1年及以上国境外学习或工作经历者优先,具有省部级及以上奖励者优先。以第一作者发表SCI期刊论文4篇及以上,或以第一作者发表Q2区SCI期刊论文2篇,或以第一作者发表SCI期刊论文2篇,并且他引总次数超过20或论文影响因子之和超过10,或以第一作者发表SCI期刊论文2篇,并且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技奖励,或在相关专业领域获得其他突出的科研成果者优先。
03青年优秀人才
已取得突出的工作业绩,展现出较大发展潜力,有望在3-5年内冲击卓越人才的青年学者。理工类一般不超过35周岁,特别优秀的女性可适度放宽1-2岁。
其他应聘要求请联系
msm-rsh@bjut.edu.cn、+8610-67391705
三、岗位待遇
01博士后研究员
参照国家和北京工业大学博士后相关规定执行,同时依据个人能力提供额外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津贴和奖金(具体可谈);支持在站博士后作为负责人申请各类基金及人才项目。
02专任教师
专业教师实行预聘聘用(Tenure-trackposition)制,教师岗位人员入职前三年实行年薪制。第四年起,按职称、职务、所聘岗位和个人业绩进行分配,多劳多得、优劳优酬。
03青年优秀人才
聘任为A4-2岗位,校聘教授或校聘研究员、认定博导。提供科研启动和平台建设经费,工科类最高100万,理科类最高50万。提供税前50万住房津贴,协助解决子女入学等。
四、申请截止时间和联系方式
1)博士后研究员与青年优秀人才
力学系博士后研究员及青年优秀人才实行一事一议原则,全年均可入职。
博士后研究员应聘详情可联系:
青年优秀人才应聘详情可联系:
2)专任教师
有意向申报北京工业大学2026年专任教师岗位,可咨询:
xingyu0711@bjut.edu.cn
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变更请以原发布者为准。
来源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td7LuBz8rx2W04Y_MIhPlA
(责任编辑:shenqian)
更多信息,请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博士研究生招聘网官方微信(微信号:job100zp)与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